2024-12-02
看,黄河奔腾万里安澜——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观察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甘肃省以建设美丽甘肃为主线,以健全和落实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机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荒漠化综合防治机制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三北”工程,不断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穿兰州、过白银,一路奔涌913公里。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跨9个市(州),总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州市黄河中山桥段,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感触良多:“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是黄河的儿女。中国一方面要把经济搞上去,一方面要把生态保护好,这两件事情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坚决扛牢上游责任。甘肃林草部门主动作为,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重点,努力做好黄河文章。
九曲黄河,首曲甘南。
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流入甘肃玛曲后又折回青海,在玛曲县境内蜿蜒433公里。
流淌在玛曲的黄河,流势平缓、支流众多,造就了景色秀美的峡谷、森林、草原、湖泊、溶洞和温泉,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草原出现了沙化、退化,导致给黄河的补水量逐年下降。2014年,玛曲境内完全沙化土地达到12.23万亩、潜在沙化草地达67.77万亩。
沙化草地从零星分布向局部集中连片发展,曾经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有被沙化土地取代的风险。
呵护黄河,玛曲全力以赴。
围绕黄河水源补给,甘南州以国家项目为依托,启动了一批生态保护项目。2021年,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包含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七大类25个子项目。
通过反复试验,治沙工程师们找到了适合玛曲的治沙植物——山生柳。依托多年攻坚,探索总结出了针对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原沙化综合治理技术,流动沙丘治理采取“机械沙障固沙+人工种草+封育”模式以及育成草皮全覆盖模式,中度沙化草原治理采取“封育+人工补播”模式,轻度沙化草原治理采取禁牧封牧轮牧模式。
随着一项项工程的推进,玛曲县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7.71万亩沙化土地和29.54万亩潜在沙化草地已经得到有效治理。
玛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逐年增加,藏原羚和岩羊频频现身,目前,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的藏原羚和岩羊种群数量已达5000只。每年10月,约3万只候鸟飞抵玛曲湿地栖息。“黄河首曲”和“天下黄河第一弯”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金字招牌。2023年,甘南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
位于甘南州碌曲县的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
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和尕海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尕海湖由保护区成立之初的900亩增加到4.05万亩,周边沼泽湿地恢复至18万亩,湖区生态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同样的进程体现在全州。截至2023年底,甘南州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7.14%,天然草原产草量和草群高度均达到10年来的峰值,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水源涵养补给能力不断提升。
洮河流经甘南,抵达临夏,最终汇入黄河。
深秋时节,刘家峡水库一碧万顷,水绕山环。在水库的上游段,两河交汇形成清晰的分界线,一清一浊、一绿一黄,这是著名的“黄洮交汇”。
临夏州全域为黄河水系,支流众多。全州8个县(市)均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守护黄河,临夏迎难而战。
在五大关键区域,临夏开展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打破县乡界限,按山系、分流域统一规划,逐步实现西南部二阴地区生态屏障基本建立、中部半干旱地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东北部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稳步推进。以刘家峡、盐锅峡库区和境内河流沿线为重点,推进库区周边、河道沿线、景区景点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集生态治理、环境美化、道路连通、产业融合等于一体的生态廊道。2022年至今,临夏州完成面山绿化40.12万亩、沿线道路绿化美化1978公里。
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林木绿化率达到27%,城市树种丰富多样,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不再稀缺。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近5年,兰州市着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全力构建山、水、林、城交相辉映的城市生态景观。曾是荒山秃岭的南北两山,已有各类树木1.6亿株,绿化面积达到62万亩。兰州投资4.9亿元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完成造林绿化81.08万亩。启动“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开展黄河“几字弯”兰州攻坚战,规划投资9.9亿元,实施320万亩生态修复与治理。青山依城、绿水绕城的城市魅力尽显。
今年,兰州市通过实施10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任务39.9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26.19平方公里。
守护黄河已成为时代旋律。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在今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要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治理。深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着力开展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抓好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和廊道绿化。
9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报告显示,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全面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11.33%以上,森林蓄积量稳定在2.5亿立方米以上,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黄河径流量较10年前增加了18.7%,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
2024年8月,甘肃省与青海省签署黄河流域(青海—甘肃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黄河流域源头省份间首次签订跨省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随着一系列黄河项目的实施,甘肃黄河段生态稳步修复,水源得以涵养,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人与自然和谐、区域高质量发展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徐凡 李立业)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发布